当前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市纪委监委 >> 媒体聚焦

系统施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访兴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宇坤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6 08:17:41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中,兴隆纪委监委如何持续把握内在规律,强化重点监督?近日,记者采访了兴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宇坤。

  记者:请您结合实践谈谈,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方面如何精准发力、靶向施治?

  刘宇坤: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不为”“不廉”“不公”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主要表现为懒政怠政、躲事推责、吃拿卡要。为此,我们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监督添活力,协助县委印发《关于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实施方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把“精准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督工作措施,推行监督“跟着项目走”,建立助企纾困监测点,设立“纪企直通车”。我们还通过调研走访、经营主体问卷调查、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调研等方式,摸清了影响营商环境的4个方面,73条难点、堵点问题。通过上述措施,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质效。

  记者: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必须全程监督公权力运行环节,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宇坤: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聚焦关键岗位、核心权力和重点人员,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在全县各乡镇、县直部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制定廉政风险排查防控目录,深入查找涉企“权、钱、人、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开展“影子公司”监督整治工作,全面清查在职公务员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类事件,不断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同时,我们还设立涉企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建立涉企案件“零延迟”查办制度,确保涉企问题线索精准处置、快查快结。2022年以来,累计整理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3件,目前在办案件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

  记者:干部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投资环境的优劣、招商引资的效果。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持续聚焦干部作风这个重点强化监督?

  刘宇坤:营商环境是竞争力,服务企业是生产力,干部作风是生命力。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作风“变”促营商环境“优”,紧抓作风建设不放松,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做到安商而不亲商,亲商而不疏商。一方面,我们持续深化“六治六提”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整顿,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着力纠治在组织领导、部门协作、任务落实、政策执行、投诉举报等方面存在的“拖、庸、浮、僵”等突出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细落实。今年以来,共查处“拖、庸、浮、僵”问题线索28个,党纪政务处分17人,组织处理8人。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深化纠“四风”树新风,将纠治“四风”与护航营商环境相结合,紧盯“四风”新特点,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此外,我们还持续深化警示教育,对影响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

  记者: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把握政商关系的内在规律性,推动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交往“既亲又清”?

  刘宇坤:良好营商环境离不开“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辩证统一地处理好“亲”与“清”的关系,努力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一方面,我们建立“纪企直通车”制度,设立助企纾困监测点,在服务窗口单位广泛张贴营商环境领域监督举报“二维码”,及时受理制约企业发展“中梗阻”问题。同时,聚焦“五个环节”(市场、政务、法治、金融、诚信),围绕经营主体诉求,开展营商环境调研走访活动。目前我们已走访乡镇13个,调研企业32家,为2家企业牵线搭桥,拓宽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边界,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为公”“违规和试错”等区分开来做好分类处置,精准容错纠错,审慎追责问责,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记者:针对经营主体最关注、制约发展最突出问题,如何持续推进深层次整治?

  刘宇坤:营商环境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提升监督质效,我们紧盯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靶向监督,邀请县行政审批局等相关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到纪委监委开展业务培训4场,制作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公告展牌8块,摆放到行政审批大厅、社保大厅、不动产登记中心、医保局4个窗口单位。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质升级政务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干部解放思想等五个方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深化整治经营主体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推动惠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为打造一流的县域营商环境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中共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372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