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市纪委监委 >> 媒体聚焦

清风护航 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访宽城满族自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桂珍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01 11:25:50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中,宽城纪委监委如何持续加力,发挥职能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桂珍。

  记者:杨书记,您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宽城纪委监委是如何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

  杨桂珍:您好,在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过程中,宽城构建了“1+5+3”监督模式,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1”即以政治监督为统领。年初,我们就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年政治监督工作清单,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深入经营主体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解决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突出问题。2022年以来,我们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并解决经营主体发展方面问题86个。“5”即紧盯“政务、市场、金融、信用、法治”5个环境,开展调研监督。为深入了解宽城营商环境现状,我们采取调研监督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面向各类群体,采取“面对面”了解的形式,走访调研2000余人,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发放营商环境监督卡1000余份,全面了解掌握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10余条,督促职能部门梳理汇总6部分53项政策制度清单形成了《助企惠企政策汇编》,有效推动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3”即运用好3项工作机制。我们建立了“台账+督办+回头看”工作机制,紧盯经济发展目标进度、责任落实、问题短板、整改效果,全程跟进监督,“挂账销号”推进,实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1+5+3”监督模式为推动宽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杨书记,政商关系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请您谈谈,宽城纪委监委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

  杨桂珍:在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中,我们主要是抓住政商交往这个关键环节,抓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运用“加减法则”,持续放大纪委监委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在做好“加法”上下功夫,用正面清单激发热情,让政商交往“亲而有为”。具体工作中,我们明确10项公职人员可参加的涉企活动,旗帜鲜明的鼓励干部堂堂正正走进企业、干干净净接触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2022年以来,为企业解决咨询类问题813个,服务类问题865个,“承心办”受理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8个,企业对党委政府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在做好“减法”上下功夫,用负面清单划定“红线”,政商交往亲而有度。具体工作中,我们明确16项公职人员涉企交往中不得从事行为,引导干部守住底线、把握分寸。2022年以来,我们通过与经营主体座谈、开展调查研究、明察暗访等方式,发现并纠正涉及为经营主体和群众服务方面问题36个,切实做到了通过监督保障执行为企业排忧解难。

  记者:杨书记,请您谈一谈,宽城纪委监委在查处优化营商环境典型问题上是如何持续加力、持续形成震慑、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

  杨桂珍:我们始终将查处问题线索与做好“后半篇文章”相结合,既达到警示震慑作用,又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一方面,精准有效抓实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我们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通线索处置“绿色通道”、涉企问题线索“大起底”等方式,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单独建立问题线索台账、线索处置台账,实行分类处置、快查快结、严格审核把关机制,坚决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2022年以来,共处置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13人。另一方面,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我们按照“以案示警+纠治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查办案件,持续提升治理效能。首先,对于查处的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典型案例,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并对全国各地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类、分层、分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形成警示震慑效应。2022年以来,召开全县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3次,督促乡镇、部门开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57次。其次,我们将提升治理效能作为落脚点,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分析问题产生根源,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堵塞漏洞。2022年以来,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机制8项,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推动了营商环境在体制机制上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

中共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37292号-1